自從兩年半結束中央山脈大縱走之後,回到職場上班,朝九晚五的生活把我的能量一點一滴的抽乾,而對於工作的不滿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對自我的探索。像是被按了一個按鈕更新韌體設備,本來對於人際關係的煩惱以及需求被我丟到一旁,我不再將注意力放到別人身上,專心的在挖掘自己以及熱情天賦,想找到想做的工作。這樣的我在土星回歸的這一年去高雄觀因寺上了10日內觀課程,這十天中我遇見了我自己

一、交通
我住台北,搭台鐵到岡山火車站後轉公車紅70A到九鬮(ㄐ一ㄡ )站下車走路約15分鐘抵達觀因寺,有不少同學是搭高鐵到台南高鐵站轉公車,比較節省時間
二、食衣住
14:00-17:00報到,會代為保管個人貴重物品以及手機,接下來的十天將與世隔絕


本來以為沒帶鬧鐘也沒有手機會起不來,結果不會耶!每一天聽到鐘聲就起床了
➤ 食
吃飯只有吃兩餐,早餐以及午餐,過午不食,都是素食,大概是飯/粥、2~3道菜、湯、水果,記得多帶碗放水果跟裝湯。
➤ 衣
很多人會每天手洗衣服,那邊有脫水機以及洗衣粉,但我懶得手洗衣服,所以就只有洗幾次衣服而已,可以看自己的需求以及個人習慣帶換洗的衣服。
➤ 住

一個房間會住兩個人,這次我住的是有簡單隔間的單人雅房,室友會住在我隔壁,中間有一個木板擋著,基本上都聽得到聲音只是看不到人而已,房間沒有廁所比較簡陋,但因爲看不到室友讓我住的很開心,因為我很容易受人影響而開始胡思亂想。
三、內觀課程
這邊我會簡單介紹一下,但更完整的內容建議還是去內觀中心上課,葛印卡老師以及台灣的助教老師教得更為詳盡,上完會有不一樣的收穫。
ㄧ定要去一次的內觀,報名請至☞台灣內觀中心
宇宙中所有物質結構是由次原子微粒構成,我們的身體也是由無數個微粒組成,這些物質每分每秒以極快的速度振動著,振動產生波動,波動產生能量,這是物質的本質。藉由內觀學習這三件事情:
➊ 了解無常的本質:感受情緒升起、滅去,唯一不變的就是變
➋ 建立平等心:對於經歷的事物不會有貪愛瞋癡之心,不好的感受不會希望它趕快消失,不會貪求開心的感受,希望它一直來。
➌ 改變習氣反應:例如覺得癢就開始抓,覺得不開心就去喝酒等等…
老師在授課時講述了「受想行識」的四個階段:一件事情發生,有了感受以及想法,進而引發行動。你在身體、頭腦及能量上的任何行為或活動,都會留下某種印記,而這些印記會自行組成一種習氣,因此每一個細微的心理波動,都會產生某種化學反應和感覺,但除非感覺非常明確,否則你甚至不會覺知到波動。然而,所有這些感覺都會留下紀錄,並隨著時間推移而成為你無意識頭腦的藍圖。因此在你沒有覺知到的層次上,你是一個活生生的業的記憶貯藏庫,內觀練習就是每一個業力產生的過程當中起到緩衝的作用。
➤ 第一日~第三日:觀息法
注意力放在鼻子以及上唇的這個小小的三角地帶,觀察氣息經過這個部位的感受,可以是鼻子外部,鼻子內部,鼻子周圍帶來的感受。
➤ 第四日~第九日:內觀法
由頭到腳,再由腳到頭,一寸一寸的觀察身體各部位升起的感受,如果沒有感受的身體部位,就靜靜的觀察它一分鐘後將注意力移動到下一個部位,循環往復,一開始身體的感受可能會空白或是沈重的感受,漸漸地你會感受到身體局部的細微震動,最後每一個部位的細微震動會串連在一起逐漸消融成為一個整體。每一天有三個精進時間,堅決靜坐,不改變姿勢
➤ 第十日:慈悲觀
將你所擁有的寧靜、和諧與安詳分享給眾生
四、心得體驗
內觀課程讓我發現我其實不是我自己,我所謂的個性就只是記憶的累積。我認為是「自己」的所有一切,其本質都是業。決定我意向的,是我對自己的身份認同,我的身分認同來自記憶,有如我自己撰寫的程式編碼。
我特別喜歡清晨的佛堂以及外頭下著大雨的佛堂,雨跟天未亮的清晨都灰濛濛的,對我來說會帶來一種洗淨的療癒力,這時候的我會特別的安住當下。但我發現我最專注的時刻是下午6點的共修時刻,因為再三小時就可以休息,不用一直打坐,這樣的專注時刻過濾掉許多一直跟著我的愛恨嗔癡,我覺得好神奇,專注本身帶來的療癒力實在太驚人了。
ɞ 感受情緒都會升起滅去 ʚ
我本來覺得很多事情我都已經知道了,像是諺語說的:「世界上唯一不變就是變」,巴夏說的:「每一刻我們都可以重新選擇新的自己,每一刻的我們都是不一樣的」,「一切都在一念之間」,「只有你能讓自己痛苦」等等的話,但這10天結束後我才知道原來我根本不懂
坐在禪堂中的10天中,盤腿挺背的姿勢,每天大約10小時,其中每天三小時不能變換姿勢,不鬆腿,不鬆手。肩膀的痛,膝蓋的痛,腳麻的痛慢慢的滲透過來,從還可以觀察自己身體感受到後面只能大口呼吸感受著痛。
第四天的某個時刻,我痛到哭出來,當下我只感受到身體我好委屈,但當我哭出來的瞬間,我發現痛覺不見了,隨著呼吸的進出,痛苦越來越遠,漸漸的我可以繼續感受身體,只剩平穩的呼吸。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:情緒、感受升起滅去的特性,再痛都會過去,再舒服都會結束。
一直以來我都是透過滑手機、或是吃東西的感官享受轉移我的情緒,旦它只是被蓋住,我並沒有去看見我自己,而這一次我與我的情緒、感受、身體同在,這10天僅僅是閉上眼睛坐著,我看見了自己的喜怒哀樂,升起滅去,升起又滅去像是萬花筒一般。一念之間可以去到好多地方,是我從體驗過的。
前一刻還在為了惡夢心情不開心,但坐下來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時,又改變心情了:今天的肩膀好舒服心情很好,突然一個人打了噴嚏,我突然想到我的信用卡會不會被盜刷(不確定關聯是什麼),心情開始焦慮,此時感受到背開始起雞皮疙瘩。我體會到人類是身心交互作用的有機體,我一直沒有去理解我的身體我的心,只是不斷的透過頭腦的分析來建立自我身分認同。
我實際感受到情緒的運作方式,此時此刻我正在觀察著「我」的存在。當下的感受、情緒才是真實存在的,而你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是真實。
我一直想要培養自己能每天練習瑜伽、跳舞的習慣,但我一直覺得自律很難,堅持練習好像是一種壓抑,「我現在就不想做啊」、「練習感覺就很無聊」,因為我對自己有所期待,所以就會陷入焦慮而開始滑手機。本來我以為我一直逃避去練習是因為我沒有具體的目標要達成,或是我對瑜伽跳舞這些項目沒有熱忱。但原來這一切的習氣反應是因為我一直在聽頭腦的話,我在每個時刻都選擇了一樣的感受,並且採取相對應的行動。內觀後的我知道要練習跟自己的頭腦拉開距離:這是我當下的感覺,它會升起也會滅去,每一刻的我都是全新的我。
ɞ 實相只在此時此刻 ʚ
因為精進時間規定一個小時不能改變姿勢,我開始逼自己不要動,即使很痛我還是保持盤腿的姿勢,我的好勝心想證明自己做得到,但是逼自己不動,就會丟失感受身體的能力,因為我會痛到必須麻痺自己的感官才能撐著不動。
我就去問老師:老師我真的好痛,可是我想培養我的平等心,想要跟痛苦和平共處,但我做不到怎麼辦,老師說了一句:妳目前撐不到一小時就是你身體的實相,痛覺也是,妳坐在這裡為難自己、苛責自己,妳就是完完全全在痛苦當中。
我才發現我一直以來都在脫離當下真實發生的我,我不尊重我的現在。從小我就覺得自己很醜,所以我會一直偷看美女,彷彿他們就是我,我也會一直羨慕別人的人生。一邊看著別人的人生一邊責備自己,怎麼什麼都做不好,這樣的自我苛責導致我做一件事情,但還沒有那麼擅長的時候,很難全心投入並且享受過程,容易感到挫折。原來我的三分鐘熱度是來自我與我的現實割離,因為太想成為別人,所以每當我想做一件我喜歡但還不擅長的事情的時候,我首先感受到的只有匱乏跟自卑。二十八年來我都沒有發現,原來我脫離真實的自己好久好久了。
透過內觀,身體很明確的告訴我極限在哪裡,當你苛責自己、批判自己做不到的時候,身體的痛苦更加劇烈,這種直接的回應讓我深刻的體驗到,自我攻擊沒有用。
我每次練習瑜伽跟跳舞的時候,我首先感受到的都是自我批評,我都會跟自己說:「你也跳太醜了吧」「你筋也太硬」「你好像一個傻子」,這樣的情緒累積下來讓我會想逃避練習,因為練起來不開心,久而久之,我就會把自律跟壓抑畫上等號,但真正的壓抑是沒有全心全意地體驗生命。
接受不完美的自己,一次一次的陪自己進步,才能真的看到自己。那些從未有過熾烈行動的人,永遠不能進入「不行動」; 他們的不行動只會是懶散或漠然。